小儿心房颤动属于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心脏功能受损
房颤会导致心脏节律紊乱,影响心房的正常收缩功能,降低心脏泵血效率。长期未干预可能引发心脏结构改变(如心房扩大),进一步损害心脏功能,甚至诱发心力衰竭。 -
血栓形成与栓塞风险
由于心房无法有效泵血,血液易滞留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梗死、肺栓塞或肢体动脉栓塞等致命并发症。 -
急性症状与并发症
- 快速心室率:可能引起心悸、气促、头晕甚至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休克
- 器官供血不足:心脏输出量减少可能影响脑、肾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
-
基础疾病加重
若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心肌炎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房颤会加速原发病的进展。 -
长期健康威胁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房颤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且远期存在心脏骤停等风险。
综合建议:小儿房颤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尽早采取药物复律(如胺碘酮)或射频消融治疗,同时结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未及时干预者预后较差,可能遗留不可逆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