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吡喹酮:为首选药物,对成虫、童虫、虫卵均有作用,疗效高且疗程短。成人剂量为每日25mg/kg,分3次口服,连服2日。副作用较轻,偶见心电图异常或肝功能异常。
- 硫氯酚(别丁):适用于囊蚴虫感染,疗程较长(每日50mg/kg,分3次口服,连服10-15日)。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偶见中毒性肝炎。
- 三氯苯达唑:剂量为10mg/kg,每日2次,连用3日,疗效与吡喹酮相似。
- 六氯对二甲苯(血防-846):每日50mg/kg,分1-2次服用,疗程6-12日,对肺吸虫病有效。
二、对症治疗
- 颅内高压: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 癫痫发作:给予镇静剂控制症状。
- 继发感染: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 咯血或呼吸困难:分别给予止血、吸氧等支持治疗。
三、手术治疗
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压迫症状(如脑脊髓型、皮下结节),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
四、预防措施
- 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饮用安全水源。
- 粪便管理: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虫卵污染环境。
- 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疫水,规范处理痰液及排泄物。
五、中医辅助治疗
部分方剂(如槟榔、仙鹤草芽等)可能辅助驱虫,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提示: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