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毒感染
HIV感染是重要诱因之一,病毒本身可导致淋巴细胞异常增生。EB病毒(EBV)感染常与HIV协同作用,两者共同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和肺部炎症反应。部分病例中,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腺病毒)也可能引发类似病变。 -
免疫功能异常
患儿多存在免疫缺陷或紊乱,如原发性免疫缺陷、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或骨髓移植后的免疫抑制状态。这些情况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肺部组织,形成淋巴细胞浸润。 -
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存在遗传易感性,如HLA-DR基因表型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研究表明,HLA-DRs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与淋巴细胞增生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环境与药物因素
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粉尘或过敏原可能损伤肺部,诱发炎症。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影响肺部功能。
发病机制总结:
LIP的核心特征是肺间质和肺泡腔内成熟淋巴细胞的良性增生。病毒感染(如HIV、EBV)可能直接激活淋巴细胞,而免疫异常则导致淋巴细胞在肺部异常聚集,形成慢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遗传和环境因素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过程。
注:LIP需与普通细菌性肺炎区分,后者多由肺炎链球菌等引起,治疗和预后差异较大。若孩子出现持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