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处理
- 清洗伤口:立即用温肥皂水或小苏打水冲洗伤口,减少感染风险;
- 消毒防感染: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碘酒、红药水以免加重肿胀);
- 取出毒刺:若有残留毒刺,可用镊子小心挑出,切勿挤压伤口。
二、疤痕修复
- 外用药物:
- 疤痕初期可涂抹芦荟胶、维生素E软膏或疤痕凝胶,促进修复;
- 若伴随瘙痒或红肿,可短期使用卤米松软膏、红霉素药膏等消炎抗过敏药物。
- 物理疗法:
- 冰敷伤口10-15分钟/次,减轻肿胀和疼痛;
- 后期可尝试激光修复或微晶磨皮手术,促进胶原蛋白再生。
- 口服药物:若出现过敏反应(如瘙痒、呼吸困难),需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
三、注意事项
- 避免抓挠或挤压疤痕,防止二次损伤;
- 若疤痕持续增生、红肿化脓或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提示:以上方法需根据伤口严重程度和个人体质选择,建议处理前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