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言语和语言障碍的表现症状可归纳为以下五类:
一、构音异常
- 发音不清晰:表现为舌根音化(如“耳朵”发成“耳郭”)、舌前音化(如“乌龟”发成“乌堆”)、不送气音化(如“婆婆”发成“跛跛”)或省略音化(如“飞机”发成“飞一”)。
- 音调异常:可能出现声音嘶哑、音调过高或过低,部分与器质性问题相关(如声带结节、声门蹼)。
二、语言理解障碍
- 指令理解困难:对简单指令反应迟钝,如1岁半无法识别常见物体,2岁无法执行简单指令。
- 语义混淆:可能将意义相近的词汇混淆使用,如“草莓”说成“考莓”。
- 听力辨别异常:纯音听力正常,但对语言辨别能力差,尤其高频音识别困难。
三、语言表达障碍
- 语言发育迟缓:2岁不会说单词,3岁仍无法使用双词句,词汇量显著落后同龄儿童。
- 语法错误:句子结构混乱,词序、时态使用错误(如“公园”说成“东园”)。
- 表达方式受限:依赖简短词汇或肢体动作(如点头)替代完整表达。
四、社交与行为问题
- 社交退缩:因语言障碍回避交流,缺乏眼神接触,难以维持对话。
- 情绪行为异常:易出现焦虑、攻击性行为或多动,学龄期可能伴发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
五、伴随症状
- 嗓音与共鸣异常:如鼻音过重或气息声明显。
- 口腔协调障碍:口腔肌肉运动不协调,影响发音或呼吸。
- 阅读与智力问题:学龄期可能出现阅读障碍,部分患儿存在非言语性智力缺陷。
注:若发现孩子存在上述症状,建议结合专业评估工具(如韦氏智力量表)及医学检查(如纤维喉镜)明确诊断,并尽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