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感染治疗
针对反复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抗生素(如二氯苯甲异恶唑青霉素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抗真菌药物。严重感染时可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
免疫调节治疗
- 使用免疫调节剂如左旋咪唑(12mg/(kg·次),每周2次)减少感染频率。
-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GG)可缓解感染症状。
- 部分病例尝试干扰素-γ(IFN-γ)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调节免疫功能。
-
对症治疗
-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用保湿剂,严重湿疹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药膏。
- 骨骼异常:监测脊柱侧凸、骨折等,必要时手术矫正。
- 炎症性肠病:按需使用抗炎药物或免疫抑制剂。
-
预防措施
- 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复方新诺明)降低感染风险。
- 避免接触过敏原和感染源,定期接种疫苗(需评估免疫状态)。
-
并发症处理
如肺脓肿需及时引流,严重骨骼畸形需外科手术干预。 -
营养与生活管理
保证高蛋白、维生素均衡饮食,必要时鼻饲补充营养;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
预后与注意事项:
该病预后差异大,需终身随访。建议定期监测免疫球蛋白水平、血常规及感染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为根治手段,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