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般治疗
- 支持治疗:保证充足营养、水分及氧气供给,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 隔离措施:患儿需单间隔离,避免交叉感染,直至症状消失。
2. 药物治疗
- 首选方案: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口服或静脉滴注,疗程2-3周。若对磺胺类药物不耐受,可联用克林霉素+伯氨喹。
- 联合用药:重症患儿可加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龙),早期使用可降低病死率。
- 免疫支持:免疫功能低下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胸腺肽辅助治疗。
3. 对症治疗
- 氧疗:根据缺氧程度选择鼻导管吸氧(1-2L/min)或面罩吸氧,严重时需机械通气。
- 排痰护理:通过拍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4. 并发症处理
- 肺炎加重:需调整抗生素方案,必要时联合用药。
- 呼吸衰竭:及时插管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5. 预防措施
- 高危人群:免疫缺陷患儿需避免接触感染源,定期监测免疫功能。
- 环境管理:保持病房通风,减少探视以降低感染风险。
注意事项: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儿体重、免疫状态等制定个性化方案,家长需密切配合护理并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