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疟疾病通常可以根治。
肺疟疾病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也可因输血、母婴传播致病。其治疗主要包括抗疟原虫治疗和对症治疗。经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根治,原因如下:
- 有效药物治疗:
- 控制发作药物:如氯喹,是控制发作的首选药物,对除有抗药性的恶性疟原虫外的其他疟原虫均有明显疗效。奎宁主要用于脑型疟疾及有抗药性的恶性疟疾。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各种疟原虫均有效,在抗疟药抗性日益增多的地区,其作用更为重要。
- 防止复发和传播药物:伯氨喹能杀灭肝细胞内的间日疟和卵型疟的裂殖体和休眠体,防止复发,并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配子体,防止疟疾传播。乙胺嘧啶能抑制疟原虫的 DNA 合成,抑制各种疟原虫配子体在蚊体内发育,有预防疟疾传播作用。
- 诊断技术发展:目前病原学检查(如外周厚或薄血涂片、骨髓穿刺涂片染色检查)为本病确诊金标准,分子生物学方法(如 DNA 探针技术)也可辅助诊断,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 综合治疗措施:除药物治疗外,还包括对症治疗,如对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处理,以及支持治疗,如补充水分、营养支持等,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提高身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
不过,以下因素可能影响根治效果:
- 抗药性:部分疟原虫可能对某些抗疟药物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难度增加,影响根治效果。
- 并发症:若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会使病情复杂,预后不良,影响根治。
- 个体差异:患者的免疫状态、基础健康状况等个体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如儿童、妊娠期妇女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治疗难度可能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