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伤后的急救处理需结合伤口局部处理和全身症状监测,具体步骤如下:
一、紧急处理步骤
-
保持冷静,限制活动
立即停止活动,避免毒素随血液循环扩散。 -
结扎近心端(适用于四肢咬伤)
若伤口位于脚部等四肢部位,用布条或绷带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端)结扎,减缓毒素扩散。每15-30分钟放松1次,避免肢体缺血。 -
彻底清洗伤口
- 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碱性溶液)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中和蜈蚣酸性毒液。
- 如有毒牙残留,用镊子或细针小心挑出,避免挤压伤口。
-
冷敷消肿止痛
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伤口,每次10-15分钟,间隔数小时重复,缓解疼痛和肿胀。
二、药物与辅助处理
-
局部用药
可涂抹消炎药膏(如红霉素软膏)或蛇药糊剂(捣碎后调水外敷)。 -
抗过敏药物
若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
三、后续观察与就医
-
监测症状
数小时内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全身反应,如头晕、恶心、呼吸急促、皮疹等,提示过敏或中毒加重。 -
及时就医指征
- 伤口红肿迅速扩散、剧烈疼痛或化脓。
- 出现过敏休克症状(如呼吸困难、喉头水肿)。
- 野外条件有限或无法判断蜈蚣毒性时,均建议尽快就医。
四、注意事项
- 避免挤压伤口,防止毒液扩散至周围组织。
- 野外环境可用鱼腥草、蒲公英捣碎外敷临时替代药物。
- 就医时告知医生咬伤时间、处理措施及症状变化,协助医生判断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