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血管病变基础
主要由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基底核腔隙状态、血管淀粉样变性或皮质下白质微血管病变等引起。这些病变会破坏脑部供血,尤其是黑质纹状体通路和基底神经节区域,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受损。 -
病理特征
病理学表现为脑白质损害、腔隙性梗死灶及小动脉硬化(脂质玻璃样变性),常见于脑室周围白质、基底节和丘脑区域。血管损伤导致皮质-纹状体-苍白球-丘脑-皮质运动环路中断,影响运动控制。 -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等是主要诱因,这些疾病会加速血管病变进程。衰老和既往脑卒中史也会增加发病风险。 -
症状机制
黑质纹状体通路缺血或出血性损伤导致突触前多巴胺转运体缺陷,引发运动迟缓、肌强直等帕金森样症状。步态障碍(如起步困难、冻结步态)则与额叶白质传导束受损及运动环路中断有关。
综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变通过损伤特定脑区及神经通路,最终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综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