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AIDS 肾病)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多方面进行,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处理方法:
- 抗 HIV 治疗:
- 原理:通过抑制 HIV 病毒复制,减少病毒对免疫系统的破坏,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控制肾病的发展。
- 常用药物:目前常用的抗 HIV 药物有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如奈韦拉平)、蛋白酶抑制剂(如茚地那韦)等。通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案。
-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齐多夫定可能导致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等,蛋白酶抑制剂可能引起血脂异常、血糖升高等。要确保患儿按时按量服药,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 治疗肾病:
- 控制蛋白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可用于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功能。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ACEI 类药物,以及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ARB 类药物。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血压、血钾及血肌酐水平。
- 免疫抑制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肾脏病理提示有明显免疫损伤的患儿,在权衡利弊后,可谨慎使用免疫抑制剂。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环磷酰胺等。但免疫抑制剂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患儿的免疫系统,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需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 对症支持治疗:
- 营养支持:由于患儿常存在营养不良,需提供充足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必要时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患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
-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如出现低钾血症可补充钾剂,出现酸中毒可给予碳酸氢钠等纠正。
- 防治感染:AIDS 肾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应积极预防感染,如定期接种疫苗(但应避免使用活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接触感染源等。一旦发生感染,应及时根据病原体选择敏感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 肾脏替代治疗:当患儿出现肾衰竭时,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但由于患儿免疫功能低下,肾移植后发生感染和排斥反应的风险较高,因此肾移植需谨慎评估和选择时机。在等待肾移植期间,透析治疗可维持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稳定。
小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肾病的处理需要在专业的儿科医生或儿童肾脏病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