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治疗措施
-
快速补液
- 补液量:按体重10%-12%(约6-10L)估算,或通过公式计算失水量。
- 补液种类:优先使用0.9%生理盐水,若血钠>150mmol/L或收缩压<80mmHg,可改用0.45%低渗盐水。
- 补液速度:总量1/3在4小时内输入,其余24-36小时补足,避免过快导致脑水肿。
-
胰岛素治疗
- 初始剂量:静脉推注5-10U短效胰岛素,随后以0.1U/kg/h持续滴注,使血糖每小时下降3.3-5.6mmol/L。
- 调整时机:血糖降至13.9mmol/L以下时,改为5%葡萄糖液+胰岛素维持(2-4g葡萄糖:1U胰岛素)。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补钾:尿量>30ml/h时开始补钾,根据血钾及心电图调整,警惕高钾血症。
-
去除诱因与并发症处理
- 感染控制:根据病原体使用抗生素。
- 抗凝治疗:若存在高凝状态或血栓,需抗凝。
- 支持治疗:维持血压(必要时输血浆)、纠正心衰/心律失常等。
二、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老年患者需监测中心静脉压,避免补液过量诱发心衰/脑水肿。
- 血糖监测:每小时至少1次,避免血糖下降过快(目标每小时降3.9-5.6mmol/L)。
- 避免低血糖:早期禁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意识恢复后逐步过渡。
三、预后与预防
- 死亡率:超过50%,及时补液、胰岛素治疗是关键。
- 预防:严格控糖、避免诱因(如感染、脱水)、定期监测血糖及电解质。
提示: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严重脱水,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