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药物治疗需围绕抑制胰酶分泌、控制感染、缓解疼痛等核心环节展开,具体药物选择及作用如下:
一、抑制胰酶分泌/活性药物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
- 通过抑制胰液分泌减少胰酶对胰腺的自我消化,是治疗核心药物。 - 乌司他丁或加贝酯
- 直接抑制胰酶活性,减轻胰腺组织损伤。
二、抗感染药物
-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头孢地尼)
- 用于预防或治疗合并细菌感染,尤其适用于中重度患者。 - 喹诺酮类(如盐酸左氧氟沙星)
- 广谱抗菌作用,常与头孢类联用增强抗感染效果。
三、止痛药物
- 哌替啶
- 强效镇痛且不会加重胰管痉挛,优于吗啡类镇痛药。 -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
- 适用于轻中度疼痛,需注意消化道副作用。
四、胃酸抑制药物
-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
- 减少胃酸分泌,降低对胰腺的刺激,促进胰腺修复。
五、营养支持药物
- 复方氨基酸/脂肪乳注射液
- 禁食期间提供必需营养,维持代谢平衡。
注意事项
- 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选择应参考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
- 急性期需完全禁食,待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饮食,必要时配合胰酶补充剂(如胰酶肠溶胶囊)辅助消化。
- 若合并电解质紊乱或休克,需同步进行补液及生命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