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血小板药物
- 阿司匹林:首剂负荷量150-300mg(未服用者),后续以75-100mg/d长期维持。
- P2Y12受体拮抗剂:优先选择替格瑞洛(180mg负荷量,90mg/次维持)或氯吡格雷(300-600mg负荷量,75mg/d维持),至少联合使用12个月。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可考虑普拉格雷或氯吡格雷替代。
-
抗凝药物
- 常用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普通肝素或磺达肝癸钠。PCI术后需停用抗凝药,除非有特殊指征。高出血风险患者可选用比伐芦定。
-
抗心肌缺血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无禁忌证者24小时内常规口服,降低心肌耗氧。
- 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脉使用,缓解心绞痛。
- 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适用于β受体阻滞剂无效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
- 尼可地尔:对硝酸酯类不耐受者可考虑。
-
调脂药物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所有患者均需早期、长期服用,目标LDL-C<1.8mmol/L。必要时联合依折麦布或PCSK9抑制剂。
-
其他关键药物
- ACEI/ARB:适用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的高危患者。
- 镇痛药物:吗啡可用于硝酸酯类无效的急性胸痛。
注意事项:
- 需根据患者缺血与出血风险平衡用药,如胃肠道出血风险高者可联用质子泵抑制剂。
- 介入治疗(PCI)患者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非介入治疗者需根据病情调整方案。
- 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明确病情后制定规范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