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子宫内膜异位的处理需根据病灶范围、症状严重程度及患者生育需求综合制定方案,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治疗方式:
一、药物治疗
- 孕激素类药物: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常用甲羟孕酮(10-20mg/d)、孕三烯酮(每周2次)等,可抑制排卵并控制病情进展。
- GnRH-a类药物:如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通过抑制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有效缓解疼痛,但需注意骨质丢失等副作用。
- 其他药物:达那唑(400-800mg/d)可短期使用,但副作用较多(体重增加、情绪波动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用于缓解疼痛。
注:药物治疗多用于术前准备或暂缓病情,无法根治病灶。
二、手术治疗
- 保守性手术:
- 病灶切除术:针对直径<3cm的肠壁病灶,通过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病灶并修复肠壁,保留肠道功能。
- 肠道节段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广泛或导致肠梗阻、扭转的重症患者,需切除受累肠段(如直肠低位前切除术)。
- 根治性手术:对无生育需求者,可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术后辅以激素替代治疗。
三、特殊人群处理
- 有生育需求者:建议先冻存胚胎,再行手术治疗;术后半年试孕失败后启用辅助生殖技术,以提高围产安全性。
- 术后管理:重症患者术后可继续药物抑制治疗3-6个月,降低复发风险。
辅助建议:治疗期间需避免经期剧烈运动,保持清淡饮食(减少辛辣刺激食物),结合瑜伽等适度锻炼改善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