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的饮食缓解方案
1. 严格低果糖饮食
- 避免摄入含果糖、蔗糖、山梨醇的食物:如水果(苹果、梨、樱桃、李子等)、蜂蜜、果汁、甜椒、洋葱及含果糖的加工食品(糖果、罐头等)。
- 选择替代糖类:用葡萄糖、麦芽糖代替果糖,避免代谢负担。
- 推荐低果糖食物:瘦肉、鱼类、绿叶蔬菜、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2. 营养补充与辅助治疗
- 补充维生素B族:通过瘦肉、绿叶蔬菜或复合维生素B制剂补充,帮助缓解神经系统症状及促进果糖代谢。
- 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双歧杆菌、乳酸菌制剂或酸奶)。
- 护肝药物:遵医嘱使用水飞蓟宾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减轻肝脏损伤。
3. 症状管理与对症治疗
- 口服乳果糖或补液盐:乳果糖可改善肠道环境,减少腹泻;口服补液盐(Ⅰ)预防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拉克替醇:遵医嘱使用,减少肠道对果糖的吸收。
4. 长期管理建议
- 个性化饮食计划:由营养师制定食谱,确保营养均衡(如低果糖食谱、膳食纤维摄入)。
- 定期随访监测:定期检查果糖水平及肝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所有饮食调整和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或误食含果糖成分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