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结核药物治疗
- 强化期治疗:首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四联药物,疗程不少于2个月。
- 巩固期治疗:调整为异烟肼+利福平,持续至少10个月。
- 全程管理:需严格遵医嘱完成1-1.5年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需坚持治疗。
二、对症支持治疗
- 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减轻脑水肿,必要时配合利尿剂或高渗液。
- 控制惊厥:应用抗惊厥药物(如苯巴比妥)缓解抽搐。
- 营养支持:昏迷患儿需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保证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
三、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 体位管理:定时翻身拍背(每2小时一次),预防压疮和坠积性肺炎。
- 口腔清洁:每日清洁口腔2-3次,减少感染风险。
-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刺激;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
四、手术治疗
若出现严重脑积水或药物无效,需考虑脑室-脑池分流术。
五、康复与后遗症处理
- 功能锻炼:对瘫痪肢体进行理疗、被动活动,促进恢复。
- 教育干预:失语或智力障碍患儿需语言训练和特殊教育。
注意事项
- 早期干预:确诊后需立即治疗,延迟可能增加后遗症风险。
- 疫苗预防:接种卡介苗可降低重症风险,接触结核患者后需及时筛查。
建议家长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如持续发热、喷射性呕吐等),尽早就医并配合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