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性脑膜炎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没有单一 “最管用” 的药物,常用药物如下:
- 异烟肼(INH):是抗结核的一线药物,具有杀菌力强、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等优点。剂量一般为每日 10 - 2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 300mg。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周围神经炎等,可同时服用维生素 B6 预防周围神经炎。
- 利福平(RFP):也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对结核杆菌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剂量为每日 10 - 20mg/kg,清晨空腹顿服。其主要不良反应有肝毒性、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
- 吡嗪酰胺(PZA):能杀灭吞噬细胞内酸性环境中的结核菌。儿童剂量一般为每日 20 - 30mg/kg,分 3 次口服。常见不良反应为肝损害、关节痛等。
- 乙胺丁醇(EMB):可抑制结核杆菌生长。剂量为每日 15 - 25mg/kg,一次顿服。主要副作用是球后视神经炎,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等,用药过程中需注意观察视力变化。
- 链霉素(SM):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儿童剂量为每日 15 - 20mg/kg,分 1 - 2 次肌内注射。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耳毒性、肾毒性等,使用时要密切关注听力及肾功能情况。
在抗结核治疗的还可能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需注意其副作用,如免疫抑制、消化道溃疡等。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病情严重,治疗需严格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具体用药方案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综合制定,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