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黄蜂蛰伤后判断是否中毒(即严重过敏或全身中毒反应)需综合以下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一、中毒或严重过敏的判断依据
-
局部症状
- 蛰伤部位迅速出现红肿、疼痛、瘙痒,可能伴随水疱或皮肤坏死。
- 若红肿范围持续扩大(如超过10厘米)或出现皮肤发黄、溃烂,提示反应较重。
-
全身过敏反应
- 轻度过敏: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
- 重度过敏: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休克,需立即就医。
-
全身中毒反应
- 发热、头痛、肌肉痉挛、抽搐或急性肾衰竭(尿量减少)等,常见于被多只黄蜂蜇伤的情况。
二、紧急处理步骤
-
去除毒刺
- 用镊子或卡片轻轻刮除皮肤表面的毒刺,避免挤压毒囊导致更多毒液释放。
-
清洗伤口
- 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液体(如食醋)冲洗中和;若现场无酸性溶液,也可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
-
缓解症状
- 冷敷蛰伤部位(每次10~15分钟),减轻肿胀和疼痛。
- 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过敏反应。
-
及时就医
- 若出现全身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或既往有蜂毒过敏史,需立即前往医院注射肾上腺素或接受其他急救治疗。
三、注意事项
- 避免抓挠:可能加重炎症或引发感染。
- 观察病情:蛰伤后24小时内密切监测症状变化,尤其是儿童或体质敏感者。
若局部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身反应,请尽快联系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