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dRTA)的药物治疗需以纠正酸中毒、补充电解质及预防并发症为核心,具体用药方案如下:
一、纠正酸中毒
-
碳酸氢钠
- 作用:中和体内酸性物质,调节血液pH值,改善代谢性酸中毒。
- 用法:口服或静脉注射,剂量根据血pH值和碳酸氢根浓度调整(通常每日2-4mmol/kg)。
- 注意:需定期监测血pH值,避免过度碱化。
-
枸橼酸合剂(含枸橼酸、枸橼酸钾、枸橼酸钠)
- 作用:兼具纠正酸中毒和补钾效果,同时预防肾结石形成。
- 用法:口服制剂,推荐作为长期维持治疗。
二、补充电解质(低钾血症)
- 枸橼酸钾
- 作用:补充钾离子,纠正低血钾,且不加重高氯血症。
- 用法:口服溶液或颗粒,剂量需根据血钾水平调整。
- 注意:禁用氯化钾,以免加重高氯性酸中毒。
三、预防并发症
- 预防肾结石及骨病
- 枸橼酸合剂:增加尿钙溶解度,减少肾结石和钙化风险。
- 钙剂与骨化三醇:用于骨病患者,如枸橼酸钙(避免高尿钙)联合骨化三醇促进钙吸收。
四、特殊情况用药
- 严重酸中毒: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快速纠正。
- 合并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可辅以口服补液盐散(Ⅰ)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用药注意事项
- 监测指标:定期检测血pH值、血钾、血钙及尿钙水平,避免高钾血症或高钙血症。
- 病因管理:若由药物(如两性霉素B)或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引起,需调整原发病治疗方案。
以上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根据个体病情调整剂量和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