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压持续升高
长期高血压使肾小动脉承受异常高压,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进而引发肾脏缺血性改变。这种压力负荷会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最终形成玻璃样变和肌内膜增厚。 -
血管内皮损伤
高血压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脂质沉积和动脉硬化进程。内皮损伤还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激活,加剧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
RAAS激活不仅加重高血压,还会直接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促进纤维化和硬化。例如,血管紧张素Ⅱ可诱导内皮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沉积。 -
脂质代谢紊乱
血液中脂质异常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损害肾脏血流。 -
遗传与年龄因素
部分基因变异可能增加个体对高血压肾损害的易感性,而年龄增长会加剧血管弹性下降和硬化风险。
病理发展过程
- 早期:以肾小管损伤为主,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减退。
- 进展期:肾小球因缺血发生毛细血管袢塌陷、硬化,伴随间质纤维化,最终形成颗粒性萎缩肾。
关键预防措施
控制血压(目标值通常建议<130/80 mmHg)、定期监测肾功能及尿蛋白,可有效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