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
- 肌肉僵硬:触摸肌肉较硬,被动运动时阻力明显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
- 痉挛状态:被动伸屈肢体时,起始阻力大,终末突然阻力减弱(折刀现象)。
- 铅管样强直:伸肌和屈肌肌张力均增高,被动运动时各方向阻力均匀增加(齿轮样肌张力增高)。
- 姿势异常:如站立时尖足、剪刀步态,或身体姿势固定(如头后仰、手臂屈曲)。
二、肌张力降低(肌肉松弛)
- 肌肉松软:被动运动阻力减低,关节活动范围扩大,如抱孩子时感觉“软绵绵”。
- 运动发育迟缓:主动活动少,翻身、坐、爬等大运动能力落后。
- 姿势异常:如仰卧时头后仰、四肢下垂呈倒U型,或平躺时双膝易分开。
三、其他早期表现
- 不自主运动:如扭转痉挛(身体不自主扭转)、书写痉挛(握笔姿势异常)。
- 疼痛或不适:因肌肉持续收缩导致局部疼痛,可能伴随活动受限。
- 言语或吞咽困难:面肌或咽喉部肌肉受累时,可能出现构音不清、吞咽障碍。
提示:
若发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婴幼儿出现踮脚尖、握拳紧、头后仰等异常姿势),建议及时就医评估,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