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的治疗药物需根据疾病阶段和症状针对性选择,目前临床常用且证据较充分的药物如下:
一、改善认知功能的核心药物
-
胆碱酯酶抑制剂(轻中度首选)
- 多奈哌齐: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降解提升脑内乙酰胆碱水平,改善记忆和认知功能。推荐起始剂量5mg/天,最大剂量10mg/天。
- 卡巴拉汀: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可通过口服或透皮贴剂给药,起始剂量1.5mg/次,每日2次,逐渐增至6-12mg/天。
- 石杉碱甲:我国研制的天然胆碱酯酶抑制剂,对改善记忆障碍效果显著。
-
NMDA受体拮抗剂(中重度适用)
- 美金刚:通过调节谷氨酸活性减少神经元损伤,推荐初始剂量5mg/天,每周递增至维持剂量20mg/天。常与胆碱酯酶抑制剂联用以增强疗效。
二、辅助治疗药物
-
脑代谢激活剂
- 奥拉西坦/吡拉西坦:促进脑内蛋白质和核酸合成,改善记忆和认知障碍,需长期服用。
- 胞磷胆碱:增强脑细胞代谢,延缓疾病进展。
-
控制精神症状药物
- 抗抑郁药:如SSRI类(舍曲林、帕罗西汀),用于缓解焦虑、抑郁症状。
- 抗精神病药:如奥氮平、利培酮,用于幻觉、妄想等严重精神症状,需小剂量起始。
三、新型药物及联合治疗
- 甘露特钠(GV-971):我国原研的肠道菌群调节剂,通过减少脑内Aβ沉积改善认知,常作为联合用药。
- 联合用药方案:如多奈哌齐+美金刚,可覆盖胆碱能和谷氨酸能系统,延缓病情进展。
四、用药注意事项
- 个体化调整:需根据患者耐受性逐步调整剂量,避免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头晕等)。
- 长期监测:定期评估认知功能及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方案。
- 非药物干预:结合认知训练、规律锻炼等,可增强疗效。
总结:轻中度患者首选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中重度联用美金刚;精神症状需对症处理。具体方案建议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更多药物信息可参考等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