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户外露营被隐翅虫叮咬后,不可立即拍死!
隐翅虫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pH值1-2),拍打或捏碎虫体会导致毒液直接接触皮肤,引发隐翅虫皮炎,表现为红肿、灼痛、水疱甚至糜烂等症状。
正确处理方式
-
不要拍打
发现隐翅虫落在皮肤上时,应轻轻吹走或用其他物品驱赶,避免直接接触虫体。 -
紧急处理
- 若毒液已接触皮肤,立即用碱性液体(如肥皂水、苏打水)冲洗3分钟以上,中和酸性毒液。
- 避免抓挠或摩擦患处,以免加重症状。
-
药物治疗
- 未破损的皮肤: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或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 已破损的皮肤:需用依沙丫啶溶液或硼酸溶液湿敷后涂抹药膏。
-
就医建议
若出现大面积红肿、糜烂渗出、剧烈疼痛或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必要时口服抗过敏药物或糖皮质激素。
预防措施
- 露营时穿长袖衣物,减少皮肤暴露。
- 使用驱蚊水或蚊香驱赶隐翅虫。
- 夜间减少强光源吸引昆虫,若发现隐翅虫,避免直接接触。
注意:风油精、花露水、青草膏等对隐翅虫皮炎无效,不可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