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急性损伤为特征的疾病,通常与应激、药物使用(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酒精摄入等因素有关。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去除病因、降低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并在必要时进行止血处理。以下是针对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一系列治疗措施:
一般治疗
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如果病情较重,可能需要暂时禁食或采取流质饮食,以便让胃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补充足够的血容量也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出现出血症状时,可以通过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严重情况下甚至需要输血。
药物治疗
黏膜保护剂
对于少量或微量出血的情况,可以使用黏膜保护剂,例如硫糖铝混悬剂、铝碳酸镁等。替普瑞酮胶囊以及前列腺素E2衍生物米索前列醇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H2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减轻H+逆弥散现象,适用于轻度病例的口服给药,比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重度病例则可能需要静脉滴注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PPIs)
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抑酸药物之一,其作用强于H2受体拮抗剂。常见的PPIs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它们通过抑制胃壁细胞内的氢钾ATP酶来减少胃酸分泌。近年来,具有更强抑酸效果的雷贝拉唑也已用于临床。
手术治疗
单纯性的广泛糜烂出血性胃炎不建议手术治疗,但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且伴有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情况下,经过急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后,可考虑外科手术干预。
中医理疗及日常调理
除了西医治疗方法外,中医理疗如针灸、按摩也能帮助缓解症状。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作息同样重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心理调适与定期复查
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恢复也有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同时,定期复查可以帮助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多方面的干预措施。正确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计划的制定对于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急性糜烂性胃炎,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