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中毒主要是由于人体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氯气所致,其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工业生产中的接触:在氯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如食盐电解、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等,若设备管道密闭不严、检修时防护不当,或者液氯灌注、运输和贮存时钢瓶密封不良、有故障,都可能导致大量氯气逸散,从而使现场人员吸入氯气引发中毒。
- 日常生活中的不当操作:比如在使用含氯消毒剂时,若将 84 消毒液与洁厕液混用,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因为 84 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洁厕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两者相遇会产生大量热并放出氯气。使用含氯泡腾消毒片时,若不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方法使用,一次性投入过多,也可能在局部环境中产生高浓度的氯气,导致使用者中毒。
- 意外事故:如氯气运输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氯气罐破裂泄漏;或者化工厂、自来水厂等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周边人员可能会因吸入泄漏的氯气而中毒。
氯气吸入后会与黏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会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有细胞浆毒作用的臭氧,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同时,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最终导致氯气中毒症状的出现,包括咳嗽、头痛、乏力、呼吸困难、胸闷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