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是否遗传,取决于其具体病因。
-
不遗传的情况:
- 生理性因素:部分健康人、运动员及儿童在静息时迷走张力增高,可出现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这种情况通常不属于病理状态,也不存在遗传性。
-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拮抗剂等)的副作用可能导致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这种情况下是由药物引起,与遗传因素无关。
- 后天疾病:由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以及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等)、心脏手术损伤等原因引发的该病症,均不会遗传。
-
可能遗传的情况:
- 先天性心脏疾病:一些先天性心脏疾病(如预激综合征、长QT综合症等)可能会引发二度房室传导阻滞,这些疾病存在遗传风险。
- 基因突变:少数情况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可能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这种遗传因素会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某些部分功能或结构异常,从而引发疾病。
大多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如果是因先天性心脏疾病或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的,则存在一定的遗传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