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筛查与诊断
- 新生儿筛查:通过采集足跟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若TSH升高需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FT4、TSH)以确诊。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在生后2-4周或体重超过2500g时复查。
- 临床表现:若患儿出现过期产、黄疸消退延迟、嗜睡、便秘、特殊面容(眼距宽、鼻梁低平等)或发育迟缓,需高度怀疑先天性甲低。
二、药物治疗
- 首选药物:左旋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初始剂量为6-15 μg/(kg·d),口服每日一次,目标为2周内FT4恢复正常。
- 剂量调整:需定期监测FT4和TSH水平,根据结果个体化调整剂量。治疗后2周首次复查,后续根据年龄调整复查频率(如1岁内每2-3个月一次)。
三、长期管理与随访
- 治疗目标:维持FT4在正常范围中上限,TSH正常,以促进体格和智力发育。
- 定期评估:包括体格发育(身高、体重)和智能发育评估(1岁、3岁、6岁时进行智力测试)。
- 疗程确定:甲状腺发育不良或异位者需终身治疗;其他患儿治疗2-3年后可尝试减药或停药1个月,若复发则需终身治疗。
四、预后与预防
- 预后:出生后1-2个月内开始治疗者预后良好,智力可接近正常;若延迟至6个月后治疗,可能遗留不可逆的智力损害。
- 预防:孕妇孕期需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碘缺乏;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早期干预的关键。
五、注意事项
- 药物依从性:需严格按医嘱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调整剂量。
- 合并症处理:若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异常,需多学科联合管理。
综上,先天性甲低需通过早期筛查、规范用药和长期随访实现最佳预后,家长需积极配合医疗团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