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的四大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子宫收缩乏力:
- 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剥离并排出,依赖于子宫肌肉的收缩。若子宫收缩乏力,无法有效压迫血管闭合,将导致大量出血。
- 生产过程中产妇过度紧张、对分娩恐惧、产程过长、体力消耗过多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
胎盘因素:
- 包括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嵌顿、胎盘部分残留等,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和剥离,从而导致产后出血。
- 胎盘粘连是指胎盘全部或部分与子宫壁粘连紧密,不能自行剥离;胎盘植入则是胎盘绒毛穿入子宫肌层,使胎盘无法完全剥离。
-
软产道裂伤:
-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过大、分娩过快或助产工具使用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阴道、宫颈等部位的损伤,进而引发产后出血。
- 这种损伤可能包括宫颈裂伤、阴道穹窿裂伤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延伸至子宫下段或子宫体部。
-
凝血功能障碍:
- 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可能由血液病、肝脏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引起。
- 在孕前或妊娠期,孕妇若存在这些疾病,或者在近期应用了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肠溶片),都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
总的来说,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涉及子宫、胎盘、软产道及凝血功能等多个方面。因此,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