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蛭(蚂蟥)咬伤后,不可直接用手拍打或强行打死。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水蛭吸盘或口器残留体内,增加感染风险。正确处理方式应遵循以下步骤:
一、正确移除水蛭的方法
-
物理刺激法
用手掌或鞋底轻拍水蛭周围皮肤,利用震动使其自然脱落;若吸附在平坦部位(如手臂、腿部),可请他人协助持续拍打使其松脱。 -
化学刺激法
将刺激性液体(如浓盐水、醋、酒精、风油精、肥皂水)涂抹在水蛭体表或周围皮肤,破坏其吸盘附着力,促使其脱落。 -
特殊部位处理
若水蛭进入鼻腔、阴道等黏膜部位,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强行取出。
二、伤口后续处理
-
清洁消毒
水蛭脱落后,用清水冲洗伤口,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
止血与抗感染
- 浅表伤口可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
- 若伤口较深或出现红肿、渗液,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预防感染。
-
就医指征
若伤口持续出血、感染化脓,或出现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全身皮疹),应立即就医。
三、注意事项
- 禁止硬拔:强行拉扯水蛭会导致吸盘断裂残留,引发感染。
- 避免盲目处理:民间偏方(如火烧、烟头烫)可能加重损伤,需谨慎。
综上,清明野餐时若被水蛭咬伤,应冷静采取科学方法促使其脱落,并及时消毒伤口,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