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
- 降压药:如ACEI(卡托普利)或ARB(氯沙坦)类药物,可降低蛋白尿并保护肾功能,适用于高血压肾病患者。
- 降糖药:糖尿病肾病患者需用二甲双胍、胰岛素等控制血糖,同时可联用SGLT2抑制剂(如列净类)延缓肾病进展。
- 免疫调节药: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用于免疫性肾病,如肾炎、肾病综合征。
- 利尿剂:如呋塞米,用于缓解水肿及高血压。
2. 替代治疗
- 透析:当肾功能严重受损(如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时,需血液透析(每周2-3次)或腹膜透析(每日3-4次)清除代谢废物。
- 肾移植:终末期肾病患者可通过肾移植恢复肾功能,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药(如冬虫夏草制剂)及针灸、推拿等可辅助改善症状、延缓肾功能恶化,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4. 饮食管理
- 低盐低脂:每日盐摄入<3g,减少动物脂肪摄入,以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为主。
- 水分控制:根据尿量调整饮水量,水肿患者需严格限水。
- 钾磷限制:晚期肾病患者需避免高钾(香蕉、坚果)及高磷食物(动物内脏)。
5. 日常防护
- 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预防感染、戒烟限酒,并定期监测肾功能。
提示: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建议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定期复查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