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处理
- 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或血清:避免继续接触过敏原是首要措施。
- 对症支持治疗:
- 发热或关节痛:可用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缓解症状。
- 皮疹瘙痒: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 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严重荨麻疹: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每次0.1-0.3ml),必要时重复使用。
二、药物治疗
-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可减轻过敏反应。
-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累及神经、肾脏、心脏等器官的重症患者,常用泼尼松或地塞米松,短期使用可快速缓解症状。
- 免疫调节治疗:如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用于调节异常免疫反应。
三、特殊治疗
- 血浆置换:对病情严重或药物疗效不佳者,可通过血浆置换清除致病物质。
- 光疗:窄波UVB或UVA1可改善皮肤症状。
四、预防措施
-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不必要的异种血清或药物注射。
- 脱敏治疗:必须使用血清制品时,需逐步增加剂量并配合抗组胺药预防过敏。
- 过敏史记录:有血清病或严重过敏史者应主动告知医生。
五、注意事项
- 密切观察病情: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
- 自限性特点:多数轻症患者症状可在3-5天内自行缓解,但需警惕并发症(如肾炎、神经炎)。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