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皮肤损害:
- 初期表现为小丘疹,逐渐扩大形成暗红色斑块,表面覆盖黏腻性鳞屑。随着病情发展,斑块扩大,周围有色素沉着,中央萎缩微凹,伴有毛细血管扩张。
- 皮损好发于头面部、颈部及上肢等暴露部位,呈“蝶形”分布,即鼻梁和双侧脸颊。
- 部分患者下唇唇红部是口腔黏膜中最多发生盘状红斑狼疮的部位,可出现灰白色斑块,可形成糜烂或浅溃疡。
-
光敏感:
- 多数患者对光敏感,光照时皮损加重,因此光照射是诱发因素之一。
-
自觉症状:
- 患者可能感到皮损部位有灼热或痒感,但通常较轻。少数播散型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乏力以及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
-
其他并发症:
- 盘状红斑狼疮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盘状红斑狼疮有可能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从而累及内脏器官。
需要注意的是,盘状红斑狼疮的症状表现因人而异,且可能与其他皮肤病相似,因此如果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