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被斩过程
背景介绍
戊戌六君子是指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而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的六个主要参与者,他们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www.renwuji.com谭嗣同
被斩过程
- 康广仁(第一个被斩)
- 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他被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哥哥康有为在变法失败后逃跑,慈禧迁怒于他。
- 行刑时,康广仁本想向监斩官刚毅喊话,但喉绳紧勒,无法作声。
- 刽子手用钝刀行刑,连砍带锯,场面惨烈。
红动中国素材网康广仁
- 谭嗣同(第二个被斩)
- 谭嗣同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他被捕后在狱中写下著名的《狱中题壁》。
- 行刑时,谭嗣同质问刚毅:“变法何罪?为何不审而斩?”刚毅无言。
- 谭嗣同在头颅被砍前,高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 刽子手用钝刀行刑,足足砍了30多刀才将谭嗣同的头颅砍下。
百度百科谭嗣同 狱中题壁
- 林旭(第三个被斩)
- 林旭是封疆大吏沈葆桢的孙女婿,他被捕的原因是他是维新变法的骨干。
- 行刑时,林旭请求监斩官刚毅允许他说几句话,但刚毅充耳不闻。
- 林旭脸不变色,从容就义。
360百科林旭
- 杨深秀(第四个被斩)
- 杨深秀被捕的原因是他在变法失败后去找慈禧太后辩论,言语中不慎触怒了慈禧。
- 行刑时,杨深秀在喉头绳紧勒下,无声受刑赴死。
凤凰网杨深秀
- 杨锐(第五个被斩)
- 杨锐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学生与幕僚,他被捕的原因是他是维新变法的骨干。
- 行刑时,杨锐问刚毅:“怎么不审问呢?”不久行刑,他说:“糊里糊涂地死,真是死不瞑目。”。
新浪财经杨锐
- 刘光第(第六个被斩)
- 刘光第是自首的,他被捕的原因是他是维新变法的骨干,且在刑部任官多年,深明刑部典故。
- 行刑时,刘光第高呼:“吾属死,正气尽。”刘光第尸身不倒,观者惊惧不已。
360百科刘光第
后续
戊戌六君子的遗体在他们就义后得到了不同的处理:
- 康广仁的遗体暴尸两日,才由广仁善堂收殓,葬于义冢。
- 谭嗣同的遗体由浏阳会馆的老长班刘凤池收殓,后运回家乡浏阳。
- 林旭的遗体由其亲属入京收殓,运回福州安葬。
戊戌六君子的英勇就义,让人们深刻反思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和前途,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他们的革命精神鼓舞了更多的后来者前仆后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以上图片来自于网络,点击图片链接可以访问原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