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六君子是指在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被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捕杀的六位维新志士。他们分别是:
谭嗣同
- 籍贯:湖南浏阳
- 身份: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 主要事迹:参与撰写维新派第一部著作《仁学》,宣传资产阶级民权、平等学说。戊戌变法期间,应召北上担任军机章京,参与新政事务。变法失败后,拒绝出走,最终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
康广仁
- 籍贯:广东南海
- 身份:康有为的胞弟,维新派重要成员。
- 主要事迹:早年学习西医,曾计划在上海创设医学堂,后参与创办《知新报》,宣传维新变法。
林旭
- 籍贯:福建侯官(今福州)
- 身份:维新派骨干成员。
- 主要事迹:参与“公车上书”,成立“闽学会”,后被授予四品卿衔,入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事务。
杨深秀
- 籍贯:山西闻喜
- 身份:清朝官员,维新派支持者。
- 主要事迹:在“百日维新”期间,多次与顽固派斗争,力阻慈禧垂帘听政,最终因变法失败被杀。
杨锐
- 籍贯:四川绵竹
- 身份:维新派骨干成员,军机章京之一。
- 主要事迹:早年受张之洞赏识,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发起组建“强学会”,推行新政。
刘光第
- 籍贯:四川富顺
- 身份:清朝官员,维新派支持者。
- 主要事迹:参与组建“强学会”,被任命为军机章京,参预新政事务,最终因戊戌变法失败被杀。
背景与意义
- 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帝在维新派的推动下进行改革,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制度挽救清朝危局。由于触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变法遭到强烈抵制。
- 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人士。9月28日,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 历史意义:戊戌六君子的牺牲体现了维新派为改革付出的巨大代价,他们的精神激励了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以上信息来源于多篇权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