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是指参保人员在跨省异地就医前,通过规定的渠道办理备案手续,以便在就医地享受医保直接结算服务。以下是关于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的详细信息。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的适用人群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包括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等长期在参保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工作、居住、生活的人员。
这些人员由于长期在外,需要稳定的医疗保障,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为他们提供了便利。
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
包括异地转诊就医人员、因工作、旅游等原因异地急诊抢救人员以及其他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临时外出就医人员由于就医地点不确定,备案手续可以简化他们的报销流程,减少垫付资金的压力。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的流程
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备案
- 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医保服务”中的“国家异地就医备案”,进入异地备案小程序页面。
- 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钮,通过实名认证后开始备案。
- 选择备案类型,填写备案信息、联系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备案”按钮,完成备案申请。
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备案
- 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依次点击首页【异地备案】-【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钮,进入异地就医备案页面。
- 选择备案信息,填写备案信息、联系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备案”按钮,完成备案申请。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的查询服务
查询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
参保人可以在小程序查询各统筹区及异地联网定点医药机构的开通情况,点击【异地就医更多查询】可查询“异地就医费用明细”、“门诊慢特病告知书”、“门诊慢特病资格”。
通过查询服务,参保人可以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医疗资源和报销政策,避免因信息不全导致的麻烦。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的注意事项
备案有效期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办理登记备案后,备案长期有效;跨省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有效期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有效期内可在就医地多次就诊并享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
了解备案有效期可以帮助参保人更好地规划就医时间,避免因备案过期导致的报销问题。
补办备案
参保地经办机构要切实做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政策宣传解读,简化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支持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补办异地就医备案手续。补办备案政策的存在为参保人提供了灵活性,特别是在突发情况下,可以及时享受医保待遇。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为参保人提供了便捷的跨省就医服务,适用于长期和临时外出就医的参保人员。通过线上渠道如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和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参保人可以轻松完成备案。备案成功后,参保人可以在就医地享受直接结算服务,极大地减少了垫付资金的压力。了解备案有效期和补办备案的流程,可以帮助参保人更好地管理就医计划。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流程是什么?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备案登记:
- 线上备案: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或参保地经办机构窗口等线上途径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具体操作是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医保服务→国家异地就医备案,进入异地备案小程序页面,点击“异地就医备案申请”按钮,通过实名认证后开始备案,填写备案信息、联系人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确认无误后提交备案。
- 线下备案:携带社保卡、身份证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填写《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提供异地居住证明或工作证明,现场即时办理。
-
选择定点医疗机构:
- 住院患者:备案到就医城市后,当地所有联网定点医疗机构都可以直接结算。
- 门诊患者:需按照参保地规定,选择一定数量的定点医疗机构或在指定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就医才能直接结算。
-
持卡就医:
- 在入院登记、出院结算和门诊结算时,均需出示医保电子凭证(码)或社会保障卡等有效凭证。
-
查看备案进度:
- 可以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或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实时查看备案进度。
-
急诊处理:
- 对于在外地突发急诊,来不及备案的情况,医保经办机构将按照定点联网医疗机构的急诊标识来认定是否属于急诊抢救病人,如果符合,将按照参保地的有关待遇标准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需要准备的材料因备案类型和个人情况而异,以下是常见情况的材料清单:
基础材料
- 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户口簿等,用于证明个人身份。
- 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用于身份识别和结算关联。
根据备案类型提供的材料
-
跨省异地安置退休
- 户口簿首页和本人常住人口登记卡或个人承诺书(户口簿复印件,承诺书原件)。
-
跨省异地长期居住
- 居住证明(居住证、房产证、租房合同等)及关系佐证材料(如户口本、结婚证等),无法提供的,提供个人承诺书。
-
跨省常驻异地工作
- 参保地工作单位派出证明、异地工作单位证明、工作合同(明确写有备案地址合同)任选其一或个人承诺书。
-
跨省转诊
- 参保地具有转诊权限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转诊转院证明。
-
跨省异地急诊
- 急诊住院材料(有急症病情描述的诊断证明、门诊病历或入院记录)。
其他特殊情况材料
- 银行卡或银行账号信息:用于接收报销后的款项。
- 急诊证明:急诊未备案时需提供。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报销比例是多少?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报销比例因地区、参保类型和是否备案而异。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
备案后报销比例:
- 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异地住院报销比例与参保地一致。例如,深圳参保人备案后异地住院报销比例与本地相同。
- 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备案后,异地住院报销比例通常为参保地标准的80%-90%。例如,深圳临时外出就医异地住院报销比例为市内标准的80%。
-
未备案或临时外出就医:
- 未备案或临时外出就医的报销比例可能较低,通常为参保地标准的80%-90%。
-
具体地区政策:
- 深圳: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后,异地住院报销比例与本地一致;临时外出就医人员异地住院报销比例为市内标准的80%。
- 北京:城镇职工异地门诊报销比例为70%。
-
国家政策目标:
- 2025年底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住院费用目标结算率将提高到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