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的嗜铬组织的肿瘤,这些组织通常负责产生儿茶酚胺类激素,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当这种肿瘤存在时,它会导致体内儿茶酚胺水平异常升高,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
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主要与高血压和代谢紊乱有关。以下是一些最为常见的症状:
-
阵发性高血压:这是嗜铬细胞瘤最显著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经历血压的急剧上升,收缩压可以达到200-300mmHg,而舒张压也可能显著升高。这种血压的骤升可能是由某些触发因素引起的,比如情绪激动、体位改变、排尿等。在一些情况下,血压波动可能表现为高血压与低血压的交替出现,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
-
头痛:剧烈且持续性的头痛是嗜铬细胞瘤患者常见的主诉之一。这类头痛往往伴随着血压的骤升,并且可能非常难以忍受。
-
心悸:由于儿茶酚胺的作用,心脏会加速跳动,导致心悸感。这种情况有时还会伴随心律不齐或其他心脏问题。
-
多汗:患者可能会经历异常的出汗,尤其是在夜间或者伴随其他症状出现时。这是因为儿茶酚胺能够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出汗增多。
-
面色改变:患者可能会注意到面色变得潮红或苍白,这取决于血管的扩张或收缩状态。
-
体重减轻:尽管食欲可能正常甚至增加,但由于基础代谢率的提高以及消耗性疾病的状态,患者仍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
腹部肿块:随着肿瘤的增长,部分患者可能会在腹部摸到明显的肿块,并伴有腹部疼痛。
除了上述症状之外,嗜铬细胞瘤还可能导致其他系统的问题,例如心血管系统的体位性低血压、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消化系统的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泌尿系统的蛋白尿、血尿等。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症状组合被认为是嗜铬细胞瘤的经典三联征(头痛、心悸、多汗),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表现出这一典型的症状群。实际上,约有10%的患者可能没有高血压的表现,而且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病情发展可能更为迅速,呈现急进性高血压过程,严重者可导致视神经萎缩及视力丧失。
因此,对于疑似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及时就医并进行适当的诊断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这包括实验室检测以评估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或奥曲肽显像来确定肿瘤的位置。一旦确诊,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并且对于大多数良性嗜铬细胞瘤来说效果良好。对于那些恶性或复发性病例,则需要更复杂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