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等部位的肿瘤,这些肿瘤能够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以下是嗜铬细胞瘤的一些主要表现:
高血压
高血压是嗜铬细胞瘤最显著的症状之一,它可以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在阵发性高血压中,患者可能会经历突然的血压升高,有时可高达200~300/130~180 mmHg,并且这种发作通常伴有剧烈头痛、心悸、出汗等症状。而持续性高血压则可能与常规治疗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相关,且伴随有头痛、畏热、多汗等特征性症状。
心脏表现
由于过量分泌儿茶酚胺,心脏会受到刺激,导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心脏表现。一些患者可能出现心肌肥厚、心脏增大等心脏形态学改变。
代谢紊乱
儿茶酚胺的过度分泌还会引起基础代谢率增高,导致发热、消瘦的现象。糖代谢紊乱也是常见现象,表现为高血糖或尿糖升高的情况。
腹部肿块
随着肿瘤的增长,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到腹部有明显的肿块,并伴有腹部疼痛。
面色改变
嗜铬细胞瘤会导致激素分泌异常,这可以引起面色潮红或苍白的变化。
其他症状
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视力模糊、恶心呕吐、焦虑、恐惧甚至濒死感等。嗜铬细胞瘤还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因为过多的儿茶酚胺会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增加机体代谢率,导致体型消瘦。
值得注意的是,嗜铬细胞瘤的表现形式多样,不同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某些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而在另一些患者中,症状可能非常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当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尤其是那些难以解释的高血压病例,应该考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嗜铬细胞瘤的可能性。诊断通常涉及实验室检测(如血或尿中的儿茶酚胺水平)以及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MRI等)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如果确诊为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而且对于大多数良性肿瘤而言,手术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