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申报系列是指根据专业属性划分的职称资格类别。根据相关资料,我国目前设置的职称资格共有27个系列,具体包括:
- 高等学校教师
-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
- 自然科学研究人员
- 卫生技术人员
- 工程技术人员
- 农业技术人员
- 新闻专业人员
- 出版专业人员
- 图书资料专业人员
- 文物博物专业人员
- 档案专业人员
- 工艺美术专业人员
- 技工院校教师
- 体育专业人员
- 翻译专业人员
- 播音主持专业人员
- 会计人员
- 统计专业人员
- 经济专业人员
- 实验技术人才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
- 中小学教师
- 艺术专业人员
- 公共法律服务专业人员
- 船舶专业技术人员
- 民用航空飞行技术人员
- 审计专业人员。
这些系列涵盖了各个专业领域,每个系列都有其特定的职称层级和评审要求。在申报职称时,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选择相应的系列进行申报。
职称层级
职称一般分为三个级别:
- 初级(含员级、助理级)
- 中级
- 高级(含副高级、正高级)。
具体到不同系列,职称名称和层级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工程系列中,初级职称包括技术员和助理工程师,中级职称为工程师,高级职称包括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
职称取得方式
职称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
- 评审:由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进行评议,通过的人员取得相应等级的职称。
- 考试:参加国家和地方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通过后取得相应等级的职称。
- 考评结合:先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再参加职称评审,通过后取得相应等级的职称。
- 聘任: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和地方职称评价基本标准条件,经考核或评价后聘任相应等级的职称。
不同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取得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要求可以参考相关系列的职称评审文件或咨询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