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有效期当天的判定标准如下:
一、法律界定
-
有效期当天仍属保质期内
《食品安全法》及配套标准明确,保质期从生产日期当日开始计算。若食品标注保质期至2025年3月31日,则2025年3月31日24时前均视为在保质期内。
例如:生产日期为2024年3月31日、保质期12个月的食品,2025年3月31日当天仍可合法销售和食用。 -
法律责任的划分依据
食品经营者在保质期内(含到期当天)销售食品不违反《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超过保质期(即到期次日0时起)销售则构成违法行为。
二、注意事项
-
保质期的适用前提
保质期有效性依赖标签注明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若储存不当(如冷藏食品脱离冷链),即使未到保质期,食品也可能提前变质。 -
实际消费中的判断原则
- 到期当天的食品若出现异味、变色、胀包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食用。
- 婴幼儿食品、生鲜类食品等高风险品类,建议避免在到期当天食用以降低风险。
三、总结
类别 | 判定标准 |
---|---|
法律层面 | 有效期当天不算过期,可正常销售、食用 |
安全层面 | 需结合感官检查及储存条件综合判断,存在异常则禁止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