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费的用途广泛,旨在支持工会的各项活动和服务,以保障和提升职工的权益与福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及相关规定,工会经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开展职工教育、文体、宣传活动:这包括了职工教育费、文体活动费、宣传活动费等,如组织会员进行集体活动(如郊游活动、聚会)、参观展览、观看电影、舞蹈表演等文化娱乐活动;以及举办各种报告会、展览会、讲座和其他技术交流的宣传费用,还包括购置宣传工具、集体订阅报刊杂志等支出。
-
维权支出:这部分资金直接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作,例如劳动关系协调费、劳动保护费、法律援助费、困难职工帮扶费等,确保职工在遇到劳动争议或其他权益受损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
业务支出:涉及到工会干部培训、加强自身建设及开展业务工作的各项支出,比如培训费、会议费(含工会代表大会、委员会、经审会等),还包括外事费、专项业务费等。
-
行政支出:这是指工会为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等发生的日常支出,涵盖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例如支付工会专职人员的工资、办公用品采购、交通差旅费用等。
-
资本性支出:涉及建设工程、设备工具购置、大型修缮和信息网络购建等方面的实际支出,如购买或自行建造办公用房、仓库、食堂等建筑物,购置办公家具、专用设备及交通工具等。
-
补助下级支出:为了帮助解决下级工会经费不足的问题或给予下级工会各类补助款项,包括回拨补助、专项补助、超收补助、帮扶补助等。
-
事业支出:指的是工会对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补助和非独立核算的附属事业单位的各项支出,比如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等设施的运营成本。
最新的政策还鼓励各级工会将经费用于节日慰问品、职工健身、文化体育等消费领域,并加大实施消费帮扶力度。同时,为了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全国总工会也部署了一系列措施,如阶段性发放工会消费券、扩大职工疗休养规模、丰富职工文体活动等。
工会经费的使用范围涵盖了从职工的日常生活到职业发展,再到工会自身建设和外部合作等多个层面,旨在全方位地服务于职工群体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这些资金的合理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