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医保在职和退休门诊报销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起付线
- 在职职工:起付线通常较高,一般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如北京在职职工医院门(急)诊报销的起付线是1800元。
- 退休职工:起付线相对较低,如北京退休职工医院门(急)诊报销的起付线是1300元。
-
报销比例
- 在职职工:报销比例相对较低,且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差异较大。如北京在职职工社区卫生机构报销比例为90%,其他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70%-90%。
- 退休职工:报销比例相对较高,且同样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有所差异。如北京退休职工社区卫生机构报销比例为90%,其他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销比例为85%-90%。
-
最高支付限额
- 在职职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一般较低,如北京在职职工每年最高可报销2万元。
- 退休职工:年度最高支付限额相对较高,如北京退休职工每年最高可报销4万元。
-
个人账户划入金额
- 在职职工: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单位缴纳部分全部计入统筹基金,个人缴纳部分全部划入个人账户。以北京为例,45周岁以下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0.8%划入;45周岁及以上职工按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的1%划入。
- 退休职工:从社会统筹资金中切出一定比例给退休人员建立个人账户,北京市规定按照改革当年本市基本养老金平均水平的2%划入其个人账户。
职工医保在职和退休门诊报销在起付线、报销比例、最高支付限额以及个人账户划入金额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医保政策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差异化保障,旨在更好地满足退休人员相对更高的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