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低保户的补助通常要比贫困户多。以下从两者定义、申请、救助、政策以及补助情况进行分析:
两者区别
- 定义:低保户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而贫困户是指家庭人均年收入水平低于国家贫困标准的家庭。所以它们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认定的标准不同,低保户参考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贫困户参考国家贫困标准 。
- 申请:两者申请认定的主管机关不同,低保户由民政部门主管,贫困户由扶贫办主管。其认定条件方面,最显著的区别是是否以户籍作为依据,低保户要求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地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持有本地居民常住户口的农村居民,而贫困户以共同生活开支为识别依据,不一定按户籍判断 。
- 救助: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国家会以定期发放低保的方式进行救助;而贫困户则由当地县级以下地方政府实施多种帮扶措施 。
- 政策目的:低保户大多是年老多病且没有劳动能力的群体,脱贫可能性较小,对国家救助有一定依赖,是长期保障政策;而贫困户的扶持是暂时或临时的,目标是通过国家扶持实现脱贫 。
补助情况
- 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能够享受国家最低生活补助 。
- 贫困户:一般没有专门的政府补助,不过偶尔会有政府慰问,能得到慰问金或者一些物品等。不同地区的贫困户有不同的补助标准,比如有省份的B级贫困户每年补助标准是3320元;产业扶持补助以往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持标准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2015年3000元一户,2016年4000元一户;扶贫资金补助一般分为三档,一档5000元,二档3500元,三档1500元,但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