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临床科室感染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制度与组织管理
- 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抗生素使用制度、科室感染管理制度、探视制度、卫生保洁制度等,并制定医院感染监控的基本措施和办法。
- 成立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医生、护士各一名组成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微生物监测及对医院感染工作措施落实的督促。
-
人员培训与教育
- 加强培训:重视对全体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把医院感染知识列入科室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学习。
- 提高意识: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
环境与物品管理
- 病房环境管理: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拖布分区使用并有标记;减少陪侍、陪护人员。
- 医疗器械管理:严格掌握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技术,凡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
- 非医疗用品管理:定期更换床单、枕套、毛毯等床上用品,出现污染及时更换;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分类处理和集中消毒焚烧。
-
手卫生管理
- 规范洗手: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将消毒肥皂液或洗手消毒液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按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 提高依从性:通过培训、监督等方式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
医疗废物管理
- 分类处置: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放置和有效的初步消毒,防止污染物的扩散,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开处置。
- 职业防护: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防止在诊疗过程中和处理患者用后物品器械时被锐器刺伤。
医院临床科室感染风险的控制措施涉及多个方面。这些措施的实施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