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和增量留抵税额是增值税管理中的重要概念,主要与企业的税务处理和退税政策相关。以下从定义、计算方法、区别、经济意义及政策背景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1. 存量留抵税额的定义与计算
存量留抵税额是指纳税人将当期期末的留抵税额与2019年3月31日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进行比较后,确认的用于退税的金额。具体来说:
- 如果当期期末的留抵税额低于2019年3月31日的留抵税额,则存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的留抵税额;
- 如果当期期末的留抵税额高于2019年3月31日的留抵税额,则存量留抵税额为2019年3月31日的留抵税额。
例如,某企业2019年3月31日的留抵税额为100万元,而2023年12月31日的留抵税额为150万元,则存量留抵税额为100万元。
2. 增量留抵税额的定义与计算
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31日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 如果企业未获得过存量留抵退税,则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减去2019年3月31日的留抵税额;
- 如果企业已获得存量留抵退税,则增量留抵税额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例如,某企业2019年3月31日的留抵税额为10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的留抵税额为150万元,且该企业之前未申请过存量留抵退税,则增量留抵税额为50万元。
3. 存量与增量留抵税额的区别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 计算方法:
- 存量留抵税额基于2019年3月31日的留抵税额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的比较,取较低值。
- 增量留抵税额则是基于新增部分,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2019年3月31日的差额。
- 适用条件:
- 存量留抵税额适用于之前未申请退税的部分。
- 增量留抵税额适用于新增的留抵税额,且需满足一定条件(如连续6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大于零等)。
4. 经济意义与政策背景
(1) 经济意义:
- 存量留抵退税:主要用于消化历史遗留的留抵税额,减轻企业负担。
- 增量留抵退税:鼓励企业扩大再生产,增加投资和经营活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2) 政策背景:
- 自2019年4月1日起,中国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制度,旨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支持企业发展。
- 2022年,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相关公告,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力度,明确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5. 退税申请条件
根据现行政策,纳税人申请增量留抵退税需满足以下条件:
- 自2019年4月起,连续6个月(按季度纳税则为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的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 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B级;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内无骗取留抵退税、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违规行为;
- 申请退税前36个月内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 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总结
存量和增量留抵税额是增值税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分别适用于历史遗留和新增的留抵税额。通过合理的退税政策,政府既能减轻企业负担,又能促进经济发展。企业在申请退税时需满足特定条件,以确保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