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十种法定情形下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但需确保操作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
一、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
需满足以下条件:
- 试用期期限合法;
- 提前书面明确具体录用条件;
- 提供证据证明员工不符合条件(如考核记录、工作成果)。
(依据:)
二、严重违反规章制度
要求:
- 规章制度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
- 明确界定“严重违反”的标准(如旷工次数、泄密行为);
- 保留违规证据(监控记录、书面警告)。
(依据:)
三、严重失职或营私舞弊造成重大损害
需满足:
- 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
- 行为与损害后果有直接因果关系;
- 损失金额需达到企业规定的“重大”标准。
(依据:)
四、双重劳动关系且拒不改正
适用情形:
- 员工兼职影响本职工作;
- 用人单位提出后仍不终止其他劳动关系。
(依据:)
五、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劳动合同
例如:
- 伪造学历、资格证书入职;
- 虚构工作经历骗取岗位。
(依据:)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包括:
- 被法院判处刑罚(含缓刑);
-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如刑事拘留)。
(依据:)
七、因员工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具体情形:
- 员工隐瞒与前单位竞业限制协议;
- 未如实告知影响履职的重大疾病。
(依据:)
八、员工拒绝合法工作指令
例如:
- 无正当理由拒绝合理岗位调整;
- 故意不遵守安全生产规范。
(依据:)
九、泄露商业秘密或违反保密义务
要求:
- 保密协议或制度明确保密范围;
- 员工行为导致实际损失或潜在风险。
(依据:)
十、员工行为违反社会公序良俗
如:
- 职场性骚扰、暴力行为;
- 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影响企业声誉。
(依据:)
注意事项:
- 上述情形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并保留完整证据链;
- 规章制度需内容合法,且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和公示;
- 若操作不当(如证据不足、程序瑕疵),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综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