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aP疫苗全称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Pertussis vaccine),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
DTaP疫苗全称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DTaP疫苗的全称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 Tetanus, and Pertussis vaccine),由无细胞百日咳疫苗原液、白喉类毒素原液及破伤风类毒素原液加入氢氧化铝佐剂制成。
这种疫苗通过结合三种主要病原体的抗原,提供全面的保护,尤其适合婴幼儿和儿童。
DTaP疫苗的接种程序
接种时间和剂次
DTaP疫苗通常在儿童时期接种,具体程序为3月龄、4月龄、5月龄各接种1剂,18月龄接种第4剂,6岁时接种第5剂。这种接种程序确保了儿童在早期获得足够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补种原则
如果儿童未完成DTaP规定剂次的接种,需按年龄补种未完成的剂次,前3剂每剂间隔不小于28天,第4剂与第3剂间隔不小于6个月。补种原则确保了免疫程序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避免了免疫力的漏洞。
DTaP疫苗的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
接种DTaP疫苗后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发热、红肿、疼痛、发痒等。这些副作用通常较轻微且会自行消失,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罕见和严重副作用
极少数情况下,接种DTaP疫苗后可能出现严重副作用,如过敏性休克、神经系统反应等。尽管罕见,但这些副作用需要立即就医,以确保儿童的安全。
DTaP疫苗的免疫效果
保护效力
接种DTaP疫苗后,儿童对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的保护效力分别约为85%、95%和80%~100%。这些高保护效力使得DTaP疫苗成为预防这三种严重疾病的有效工具。
持续时间
DTaP疫苗提供的免疫力随时间逐渐减弱,建议每10年接种一次Tdap加强针以维持免疫力。定期加强针接种可以延长免疫保护时间,确保长期健康。
DTaP疫苗全称是“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其接种程序包括5剂基础免疫和可能的加强免疫,副作用通常较轻微,保护效力高且持久。家长应按时带儿童接种,以确保获得最佳保护。
DTaP疫苗的接种对象是哪些人群?
DTaP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6岁以下的婴幼儿和儿童,用于提供对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初始免疫。
具体接种时间表为:
- 2个月、4个月、6个月时各接种1剂,作为基础免疫。
- 18个月时接种第4剂加强免疫。
- 6岁时接种第5剂加强免疫。
DTaP疫苗需要接种几次?
DTaP疫苗通常需要接种5剂次,具体的接种时间安排如下:
- 3月龄:接种第1剂
- 4月龄:接种第2剂
- 5月龄:接种第3剂
- 18月龄:接种第4剂
- 6周岁:接种第5剂(此时接种的是白破疫苗DT)
如果儿童在接种过程中有遗漏或未完成规定剂次,可以根据补种原则进行补种,确保免疫效果。
DTaP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
DTaP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常见副作用
-
局部反应:
- 注射部位红肿、疼痛或硬结。
-
全身反应:
- 发热(低热为主)
- 哭闹、易怒、疲倦或嗜睡
- 食欲减退、呕吐或腹泻。
罕见副作用
-
中度反应:
- 烦躁不安、厌食、精神不振
- 高热(体温>39°C)
- 局部较大硬结。
-
严重副作用(极罕见):
- 过敏性休克
- 血管神经性水肿
- 神经系统反应(如抽搐)
- 局部无菌性化脓。
应对措施
- 大多数副作用会在几天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 如有高烧不退或其他严重症状,请及时就医寻求帮助。
- 注射后建议观察至少15分钟再离开接种点,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急性反应。
注意事项
- 若对疫苗成分过敏或有相关禁忌症,请提前告知医务人员。
- 接种前后保持良好的休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