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按服务项目付费 :
-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协议定向医院按服务项目支付费用,属于后付制。
- 总额预付制 :
- 医保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协商后确定某一定点医疗机构一年的总额预算,医保机构在支付该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时,不论实际医疗费用支出多少,都以这个预算数作为支付的最高限度。
- 按服务单元付费 :
- 医保机构按预先确定的住院日费用标准支付住院病人每日的费用,按预算规定的每次费用标准支付门诊病人费用。
- 按人头付费 :
- 又称平均定额付费,医疗保险机构制定每一门诊人次或者每一住院人次的费用偿付标准,然后根据医院实际提供的服务人次向医院支付医疗费用。
- 按病种收费 :
- 又称按疾病诊断分类定额预付制,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将住院病人的疾病按诊断分为若干组,分别对不同级别定价,按这种价格向医院一次性支付。
- 身份凭证支付 :
- 凭借有效身份凭证(如身份证、医保码)进行医保结算,过去需要输入密码,现在部分地区支持刷脸支付。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
-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跨省异地就医时只需支付按规定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其他费用由就医地经办机构与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按医疗保障服务协议约定审核后支付。
- 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
- 患者在医院窗口一次性实现同步结算、同步支付,无需垫付全部费用,医保和商业保险的赔付金额由平台自动识别并计算。
这些结算方式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医疗场景和管理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医疗保险结算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参保人员的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