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数字化审图平台是一个集成了BIM技术和智能化审查功能的高效系统,旨在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水平。以下是关于该平台的详细信息。
福建省数字化审图平台的功能
BIM施工图审查
福建省数字化审图平台新增了BIM施工图审查功能,采用智能审查+人工复核的方式,确保BIM模型的质量和准确性。智能审查功能通过计算机辅助审查高价值的建筑规范条文,生成审查意见,准确率在90%以上。
智能审查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查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人工审查的误差和主观性,推动了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图模信息相符性核查
该平台提供了图模相符性自检工具,帮助设计单位校验BIM模型与图纸的一致性,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通过图纸与BIM模型视图的叠图对比,智能识别不一致内容并进行提醒。
图模相符性核查功能确保了设计图纸与施工图纸的一致性,减少了施工环节因图纸错误导致的返工和成本浪费。
条文智能审查
平台构建了BIM智能审查引擎,支持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全专业的规范条文智能审查,一键生成审查意见。智能审查结果的准确率在90%以上,全专业规范条文智能审查耗时约30分钟。
条文智能审查功能提高了审查效率,减少了人工审查的工作量,同时确保了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多方协同工作平台
平台支持设计师和审查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实时交互和共享信息,支持不同版本模型的直观对比和优化。系统会自动提示模型的增、删、改情况,进一步提升BIM模型的设计质量。
多方协同工作平台促进了设计、审查和施工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提高了项目的整体效率和协同性。
福建省数字化审图平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平台提供桌面端辅助申报工具,设计单位在申报BIM模型前可以进行模型构件命名规范、系统配色、构件完整性等检查。图纸与模型相符性核查功能通过网页实现,支持多种BIM模型文件的快速轻量化展示。
使用桌面端辅助申报工具和网页版的图模相符性核查功能,简化了BIM模型的申报和审查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注意事项
上传的图纸PDF文件需经过凯特信安的【SecSeal安全电子印章系统】签章,确保文件的安全性。不同设计师导出PDF文件时,需统一图幅尺寸和命名规范,避免因文件格式不一致导致的审查问题。
严格遵循签章和文件命名规范,确保上传文件的有效性和一致性,避免因文件格式问题导致的审查延误。
福建省数字化审图平台的应用案例
武夷山一中新校区项目
在该项目中,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运用BIM技术进行正向设计,并通过BIM图审系统进行项目审查,展示了BIM技术在提升设计质量和审查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通过实际案例验证,BIM图审系统在实际项目中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设计质量,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霞浦县老年人养护院建设工程项目
该项目应用广联达数维软件,通过BIM图审系统进行图纸审查,进一步提升了审查效率和准确性。实际应用案例表明,BIM图审系统在实际项目中能够有效提高审查效率和设计质量,推动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福建省数字化审图平台的未来展望
持续优化和提升
广联达将继续与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合作,持续优化和提升系统性能,推动国产化BIM技术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平台将进一步提高审查效率和准确性,推动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全面应用。
推动BIM技术全流程应用
平台将为福建省推进BIM“一模到底”工作提供全面支撑,确保BIM模型数据在工程全生命周期共享传递和高效利用。通过全流程BIM技术应用,平台将进一步提升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数字化审图平台通过集成BIM技术和智能化审查功能,显著提升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数字化管理水平。平台的功能包括BIM施工图审查、图模信息相符性核查、条文智能审查和多方协同工作平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使用桌面端辅助申报工具和网页版的图模相符性核查功能,严格遵循签章和文件命名规范。实际应用案例表明,该平台能够显著提高审查效率和设计质量。未来,平台将继续优化和提升,推动BIM技术的全流程应用,助力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福建数字化审图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福建数字化审图平台在原有二维图纸全过程审查和监管的基础上,进行了基于BIM技术的全面升级,主要功能包括:
-
BIM施工图审查:
- 智能审查+人工复核:支持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全专业,以及消防、人防、无障碍等专项高价值103条规范条文的智能审查,智能审查结果准确率在90%以上。
- 模型数据规范性:建立全省统一的设计端BIM模型国产数据格式“*FJB”,确保BIM模型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准确性及一致性。
-
图模信息相符性核查:
- 通过系统建设解决了设计院普遍存在的图纸与BIM模型难以核对的问题,提供图模相符性自检工具和BIM模型格式转换工具,提升设计BIM模型的质量和效率。
-
规范条文智能审查:
- 构建BIM智能审查引擎,对高价值、高复用、高频易错的规范条文进行解构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实现一键生成智能审查意见,辅助审图专家。
-
多方协同工作平台:
- 支撑设计师、审查师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实时交互和共享信息,支持同一项目在不同时期版本的模型进行直观对比,并自动提示模型的增、删、改情况。
-
桌面端辅助申报工具:
- 设计单位在申报BIM模型前,可以采用桌面端工具进行检查,实现模型构件命名规范、系统配色、构件完整性等一键一查,保证BIM模型建模精度和质量。
-
国产BIM轻量化引擎:
- 实现多种不同格式、大体量BIM模型文件快速、轻量化展示,不需要依托任何桌面端工具,通过网页即可实现。
如何通过福建数字化审图平台提高审批效率?
通过福建数字化审图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显著提高审批效率:
-
图纸数字化与智能审查:
- 将传统的纸质图纸转换为电子图纸,甚至三维BIM模型,实现图纸的数字化管理。例如,福州市的“智慧审图”系统可以将平面纸质图转换为二维电子图纸或三维实体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图纸的传输和处理效率。
- 引入AI算法进行智能审查,自动检测图纸中的合规性问题。如“G101特快专审”智能平台通过AI算法结合地形图、规划红线自动“体检”,审查报告秒速生成,大幅缩短了审查时间。
-
并联审批与全程代办:
- 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全程代办”服务模式,通过“工改系统”实现材料共享和限时办结。例如,仙游紫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在申请当天即取得了施工许可证和人防审批意见,审批时间从过去的30天缩短至2.3天。
-
“三极四即”审批模式:
- 推行“减材料+免证照”极简申报、“并联审+容缺办”极速审批、“全链帮代办”极优服务,实施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的“四即”快速审批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全周期审批效率。
-
不见面审批与云帮办:
- 通过“不见面审批”系统,企业可以随时随地提交申请,实现全流程网络办理。同时,提供“在线视频咨询”和“远程视频帮办”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申报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了办事便捷性和效率。
-
BIM技术应用:
- 通过BIM施工图审查系统,实现二维图纸与三维BIM模型的智能审查,确保模型与图纸的一致性,并自动检测规范条文,审查时间大幅缩短。例如,全专业规范条文智能审查耗时约30分钟,显著提高了审查效率和质量。
福建数字化审图平台的使用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数字化审查平台的使用指南和常见问题解答如下:
使用指南
-
登录系统
- 使用主流浏览器(如360浏览器)访问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网址。
- 采用法人账户进行登录。如果登录后操作时间过长导致账号离线,建议关闭浏览器后重新打开网站地址再登录。
-
图纸文件PDF签章与整理
- 图纸PDF文件需经过凯特信安的【SecSeal安全电子印章系统】进行签章,确保图纸自带证书授权属性。
- 签章前需检查PDF图纸内容是否正面排版、图幅是否与图框边沿吻合。
- 使用【SecSeal安全电子印章系统】进行批量签章时,需设置图章坐标,确保不同图幅类型的图纸章的落位位置一致。
- PDF图纸文件命名应采用【子项名称】【图别】【图号】【图名】的形式,命名一旦确定后不得更改。
-
上传图纸
- 确保所有图纸为单图且命名清晰,系统上传逻辑基于单图单名称。
- 图纸上传前需检查图框信息、图幅打印、线型设置等,确保无误。
- 所有专业图纸、计算书、勘察报告等都完成后再提交,未齐全的项目不要提交报审。
常见问题解答
-
登录后账号离线
- 问题:登录后操作时间过长导致账号离线,重新登录后系统未要求进行账号验证,直接进入用户账号界面,无法正常使用。
- 处理方式:关闭浏览器后重新打开网站地址,再进入账号登录环节。
-
PDF图纸签章落位偏差
- 问题:签章成功后,预览图纸时章的落位存在偏差或严重偏差。
- 处理方式:签章前检查所有PDF图纸内容是否正面排版、图幅是否与图框边沿吻合;使用【SecSeal安全电子印章系统】进行批量签章时,设置图章坐标,确保不同图幅类型的图纸章的落位位置一致。
-
PDF图纸命名规则
- 问题:图纸命名不符合要求,导致系统读取错误或无法上传。
- 处理方式:命名应采用【子项名称】【图别】【图号】【图名】的形式,名称中间采用“-”或“_”连接,避免使用特殊字符如“#”。
-
图纸上传不全或无法替换
- 问题:图纸上传不全或后续无法替换已上传的图纸。
- 处理方式:确保所有图纸、计算书、勘察报告等都完成后再提交;图纸替换必须同名上传,不能有空格,确保捕捉点与上一版本图纸一致。
-
系统操作时间过长
- 问题:系统操作时间过长,导致账号离线。
- 处理方式:避免长时间操作,定期保存进度,必要时关闭浏览器后重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