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内容涵盖孕期各阶段的基础健康监测、疾病筛查及胎儿发育评估,具体包括以下项目:
一、基础体格检查
-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测量,用于评估孕妇营养状况及排查妊娠期高血压风险。
- 心肺功能检查:通过听诊判断心肺是否存在异常,确保妊娠期心肺健康。
- 妇科检查:评估外阴、阴道、宫颈等生殖器官状态,以及宫高、腹围等胎儿生长指标。
二、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血常规:筛查贫血、感染及凝血功能异常;
- 血型、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
- 传染病筛查:包括乙肝、艾滋、梅毒等。
- 尿液检查:排查尿路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相关的尿蛋白异常。
三、影像学检查
- 超声检查:
- 早期确认宫内妊娠及胚胎存活;
- 孕中期进行NT检查、大排畸(观察胎儿器官发育)及胎盘位置评估。
- 心电图:评估孕妇心脏功能,排除妊娠禁忌症。
四、特殊筛查项目
- 唐氏综合征筛查:通过唐筛或无创DNA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
- 糖耐量试验(OGTT):孕24-28周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 宫颈癌筛查:HPV检测及宫颈涂片,预防母婴感染风险。
五、胎儿监测与评估
- 胎心监护:孕晚期监测胎心率及宫缩,评估胎儿宫内安全。
- 骨盆测量:产前评估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或剖宫产)。
- 胎动监测:孕妇自我观察结合医院监测,判断胎儿活动状态。
六、高危妊娠专项管理
针对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孕妇,需增加检查频率,如动态血压监测、血糖控制评估及胎儿生长受限筛查。
注:具体检查项目和时间需根据孕妇个体情况及医院安排调整,建议定期遵医嘱完成产检。